爱情的本质在于爱的对象本非实物
本帖最后由 龙树 于 2012-6-3 15:12 编辑摘自普鲁斯特《追忆似水年华》序(安德烈·莫罗亚)
在爱情领域,也有一个词语阶段。
在这个阶段,人惑于古典或浪漫作品中对这一感情的描绘,追求不可能实现的心心相通。
但是“爱情本身与我们对爱情的看法之间的差别判若天壤。”
普鲁斯特试图以比传统小说家更多的真实*性去描绘相遇相悦,离怀别苦、以及最终的冷淡。
我们在邂逅相逢时用我们自身的想象做材料塑造的那个恋人,与日后作为我们的终生伴侣的那个真实的人毫无关系。
斯万娶了从他梦中走出来的奥黛特为妻,结果面对的契黛特却是一个他不爱的人,“与他根本合不来。”
叙述者马塞尔起先认为阿尔贝蒂娜俗不可耐,其貌不扬,但是因为她“不可捉摸”,
周身笼罩着神秘的光晕,便对她产生依恋之情,最终爱上她了。
爱情的对象被占有之后,只要怀疑依然存在,爱情可以保持不衰。
我们发现自己曾经如此重视的东西原来纯属虚妄之后,如果嫉妒占据了我们心灵的荒漠,这一发现还不足以使我们痊愈。
幸亏“回忆有时混乱,接着感情出现间歇”。
最后,经过长期睽别,遗忘来临,驱除了爱情的种种幻觉。
至于在《索多姆和戈莫尔》中致力描写的变**态爱情,它与正常的爱情遵循同一条变化曲线。
爱情的实际对象是马车夫,缝制背心的裁缝,还是J女或公爵夫人,这都无关紧要。
因为按照普鲁斯特的说法,爱情的本质在于爱的对象本非实物,它仅存在于情人的想象之中。 其实,每个人心中都曾在年轻时勾画过自己未来伴侣的形象,在婚姻学中称为“理想伴侣”。而事实上,当人们步入真正寻求伴侣的年纪时,往往是突然发现某个人似曾相识,与自己的理想爱人相同,而真正相处后,会大失所望。正如你上文所说,理想并非真实存在,他存在于想象中。 形而上学。 @喜乐当下 顶一下!呵呵 龙树兄好,久违了,久违了! 经纶手 发表于 2012-6-4 00:10 static/image/common/back.gif
龙树兄好,久违了,久违了!
{:soso_e113:} 经纶兄好! 国测 发表于 2012-6-3 22:45 static/image/common/back.gif
顶一下!呵呵
国测兄好!{:soso_e112:} 久不见了 最近很忙吗? 东方盈绿 发表于 2012-7-20 14:30 static/image/common/back.gif
最近很忙吗?
东方好!这两周工作倒不忙,下周就开始忙了。 龙树 发表于 2012-7-20 14:32 static/image/common/back.gif
东方好!这两周工作倒不忙,下周就开始忙了。
{:soso__9855328940377449907_1:} 龙树 发表于 2012-7-20 14:32 static/image/common/back.gif
东方好!这两周工作倒不忙,下周就开始忙了。
难得你闲一下,我这些天,估计要忙死了{:soso_e154:} 龙树 发表于 2012-7-20 14:24 static/image/common/back.gif
国测兄好!
龙兄别来无恙呀!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