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诗词要不要平仄
如题,等到时候看结果 善举也,支持山人! 本帖最后由 天之星 于 2011-11-30 14:27 编辑我选了1,玩归玩,传统文化还是要尊重下的。{:soso_e182:} 当然要,一直想写不敢写就是怕出错,古诗词是带着枷锁的舞蹈,但也有她独特的美。 看个人喜好,我倾向于要。但仍然坚持以意境为先,如果必须在意境和平仄之间选择,可适当放宽平仄标准。
其实平仄还分今音古音的,个人意见按今音即可,古音这个一则无法考证,二则实在懒得去记啊。{:soso_e127:} 杀气腾腾的馒头 发表于 2011-11-30 17:00 static/image/common/back.gif
看个人喜好,我倾向于要。但仍然坚持以意境为先,如果必须在意境和平仄之间选择,可适当放宽平仄标准。
其 ...
此论有理。 杀气腾腾的馒头 发表于 2011-11-30 17:00 static/image/common/back.gif
看个人喜好,我倾向于要。但仍然坚持以意境为先,如果必须在意境和平仄之间选择,可适当放宽平仄标准。
其 ...
至于古音,历史的音调本身是变化的,所以,按今音是合理的 假如有人能创造一种新的律诗,并且有惊人之语,也并非不可。不过,既然叫做律诗就必须遵守这个“律”字,因为”律“就是规律,违背规律,随心所欲的话,就不要叫”律诗“。至于古风、乐府、柏梁体体等形式的要求就比律诗宽松一些了。不过,无论你有”律“无”律“,首先得是诗,你用七律的平仄写出的散文,也还是散文。所以,首先是诗,然后才是”律“。 {:soso_e183:}老先生说的是,古体诗不是格律诗,更不是韵文 看看{:soso_e182:},不投票了,对易水版主的想法表示悲哀,自己的兴趣被自己扼杀。 要,但不可拘泥:) 假如要学习写律诗,就应该严格要求,不能凑合。如果一开始起步就放任自流,那么,就一辈子也写不出一首律诗。如果你不按格律来写,就不要叫“律诗”,否则就是挂羊头卖狗肉了。这种假货,人家一眼就能看出来,不仅唬不了人,反而会被认为浅薄。不如不叫律诗。这样,就好了。乾隆和杨万里都是一生写了几万首诗的,可惜好诗并不多。所以,并非律诗就比其他古体诗价值高。陈子昂的《登幽州台歌》虽然不是律诗,而且很短,却是千古绝唱。 支持。学习了:victory: 易明轩主人 发表于 2011-11-30 22:20 static/image/common/back.gif
假如要学习写律诗,就应该严格要求,不能凑合。如果一开始起步就放任自流,那么,就一辈子也写不出一首律诗 ...
老先生高见
受时代影响,宋诗过于纤巧,所以名句虽多,名诗却少,不过,杨万里写诗的“活法”的确很高明,值得我们学习 {:soso_e113:}投票明天结束,请大家及时投票 平仄 的问题,据说古人发音与现代人不同,已经 无从考究了。在这种情况下,就不应该再要了。 燕山月 发表于 2011-12-5 09:34 static/image/common/back.gif
平仄 的问题,据说古人发音与现代人不同,已经 无从考究了。在这种情况下,就不应该再要了。
这里的平仄,是说的按照今音 无因山人 发表于 2011-12-5 09:58 static/image/common/back.gif
这里的平仄,是说的按照今音
虽然燕山月认为可以不必有平仄的约束,但他自己写的诗,还是很重视平仄的。 易明轩主人 发表于 2011-12-5 10:18 static/image/common/back.gif
虽然燕山月认为可以不必有平仄的约束,但他自己写的诗,还是很重视平仄的。
顺其自然吧,无因该吃药了{:soso_e120:} 易明轩主人 发表于 2011-12-5 10:18 static/image/common/back.gif
虽然燕山月认为可以不必有平仄的约束,但他自己写的诗,还是很重视平仄的。
江山易改本性难移,对今日天下不适用,落伍了
页:
[1]
2